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鋪路:為什麼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KKBOX

「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為未來鋪路

為什麼那些看似無關的經歷,其實至關重要?

你是否曾覺得某段學習或工作毫無意義,甚至浪費了時間;曾經懷疑自己走的路「白費」,某些經歷浪費了你的時間與精力?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特別是在創業初期,面對那些感到迷茫的選擇,會不禁想:「那些經歷真的有幫助嗎?」但當我再回頭看這些過去的故事,才明白它們為我們之後的創業鋪設了重要的基石。

今天,讓我用自己的故事帶你看看,為什麼「沒有白走的路」,而且彎路可能反而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數據敏感度:從學無致用到創業秘密武器

回到我的求學時期,我主修的是化工和商學。當時,我常常質疑自己:這些專業是否和未來的工作有關?尤其是化工,乍看之下,和創業似乎毫無關聯。我甚至覺得,這些學科只是「浪費時間」。

但現在回首,我才發現,化工學習中訓練的邏輯思維和對數據的敏感度,成了我創業的重要基礎能力。無論是分析品牌行銷策略的數據,還是找出產品成效中的突破點,這些能力都幫助我在事業中更加從容。

商學院的「職業病」成為洞察力的來源

商學院的經歷,則讓我養成了一個有趣的「職業病」。每次去餐廳、商場,甚至只是逛線上商店,我都會用行銷人的眼光觀察:菜單的設計是否吸引人?品牌的擺放是否能吸引目光?這些策略能否應用到我們的品牌中?

有一次,我在一家餐廳注意到他們用照片呈現每一道招牌菜,搭配簡單卻有力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這不僅成為我們品牌形象設計的靈感,我還在 Podcast 某集節目中做了案例分析。留意這些小細節的習慣,成為我身為創業者的一大優勢。

高壓工作環境:磨練抗壓性與溝通技巧

在離開學校後,我曾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那裡的工作文化非常高壓且不健康,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大挑戰。但也正是這段經歷,幫助我磨練出創業需要的重要技能。

抗壓性 是其中之一。在創業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份「耐壓」的能力,讓我能穩定面對業績不如預期的時刻,帶領團隊找到突破口。

溝通技巧 則是在高壓環境中磨練出來的寶貴能力。無論是應對帶有情緒的客戶,還是用條理清晰的方式解釋專案的細節,這些技能都讓我在面對客戶和學員時更加自信。

 

styled by us for Erika Parker | photo Meg Sexton Photography

 

轉折點的力量

自我挑戰:從網頁設計到品牌靈活性

在公司工作期間,我原本負責行銷部門,但因為對文案工作漸感倦怠,便抓住公司提供的機會,學習網頁設計和 CSS 技能。雖然當時只是為了自我挑戰,但這段經驗成了創業後的一大助力。 現在,我們的品牌網站雖然是用 Squarespace 搭建,但許多細節設計,我們能夠自行完成,這不僅降低了成本,也讓我們能更靈活地實現品牌願景。當時的我絕對無法預料,這些額外學到的技能,竟能為未來的事業帶來如此大的價值。

多元嘗試帶來的視覺優勢

更後來,我剛離職時,內心其實充滿了不安。那段日子,我勇於嘗試各種創意相關的產業和技能,從時尚視覺設計到活動設計,後來又有品牌形象視覺設計,再到品牌行銷策略,也一度在澳洲、美國和台灣三地之間飛來飛去,非常忙碌。 每個階段的摸索和嘗試都充滿著迷惘、不確定性,也常有卡關的感覺,並不像別人說的努力一定有回報。好在,最後終於找到讓我們感到最舒適自在,同時又能夠系統化的事業。多虧了當時那些看似毫無關聯的視覺與美感的經驗,反而讓我們後來在經營品牌時,不論是配色、顧客體驗或是形象視覺設計上都具有獨特性。

策略與美感的結合:創業的基石

今天,我們的品牌能夠結合策略與美感,既具實用性又充滿視覺吸引力。而這一切的基礎,來自於我們過去看似無關甚至彎曲的道路。那些曾經讓人迷茫的經歷,如今成為推動我們達成目標的關鍵。

偶然經歷如何成為契機

IG 百分百必修課的誕生

還記得我們還在從事時尚活動設計和品牌形象設計時,內心一直在拉扯。我們當時苦於選擇究竟是專注於品牌形象設計,還是繼續走活動設計的路線。這兩者雖然都充滿可能性,但在人力與時間成本上消耗過高,並不符合我們對事業模式的期待。

在這樣的迷茫階段,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卻點燃了靈感的火花。某天,還記得有一次,我去新的髮型造型室剪髮。雖然最後的髮型讓我有點失望,但那次的經歷卻意外成為創業的轉折點。

在剪髮過程中,美髮師注意到我正在滑 IG,對我們的品牌印象深刻,便當場請教 IG 經營的技巧。我分享了許多關於 IG 的心得,包括如何修圖、設置精選動態、善用限時動態等,幾乎是我所知道的一切。同時,我一邊講解,一邊用手機記下分享的重點。

回家後,我靈感湧現,立刻將這些筆記整理成一份電子書資源。這本電子書經過多次升級,最終發展成為我們今天最受歡迎的線上課程之一——《IG百分百必修課》。

回想這段經歷,萬萬沒想到這次剪髮會演變成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只要保持開放的態度並願意探索,你會發現,每一步都可能為你的品牌與事業成長鋪設獨特的道路。

從咖啡約會建立人脈,敲每一扇可能的門

微小互動,創造無限可能的關鍵

在品牌轉型和摸索的過程中,許多看似不經意的機緣,意外地都是推動我們前進的重要力量。

在創業初期,我給自己設下規定:每週至少安排一次咖啡約會,和新的人見面。這些人有些是同行,有些則來自完全不同的領域。我會透過 IG 私訊或電郵聯絡他們,誠懇邀約見面聊天。

這些約會,為我帶來了許多新機會,包括潛在客戶、合作夥伴,甚至是一生的創業好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動,其實正是品牌成長的重要基石。

從競爭到合作:共創更多價值

很多人會把其他創業者視為競爭對手,特別是當你們提供類似的服務或商品時。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創業者未必和你爭奪同一群受眾。相反地,他們可能比你的家人或朋友更懂得你每天經營品牌與事業的辛酸與成就。他們可能才是最能理解你的人。

因此,與其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倒不如選擇合作,共同創造更多的價值與機會。這樣的關係不僅能讓你獲得新的靈感,也能幫助彼此在市場中找到更清晰的定位。

回顧這些簡單的咖啡約會,我非常感激它們帶來的啟發與成長。雖然看似只是微不足道的互動,但這些相會為我們的品牌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與靈感,成為了我們成長路上的關鍵契機。

無論你正處於創業的哪個階段,我都希望你能試著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與不同的人交流。或許在下一次的咖啡約會中,就會藏著改變你品牌故事的一扇門。

挫折中的啟發:如何將失敗化為動力

每個創業者都會面對大大小小的挫折,我們也不例外。雖然不能說挫折是日常,但它確實是創業路上必經的過程。這不僅是一場心理上的拉鋸戰,更是一次次成長的契機。

我們逐漸學會與挫折和平共處,將其視為學習的機會。雖然遇到挫折時還是會感到難過,但回頭看,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失敗,往往成為了我們進步的轉捩點。

傾聽客戶反饋,優化我們的服務模式

有一次,我們某位房地產客戶在參與我們的一對一諮詢後,給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他提到,固定的諮詢時間對他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建議我們是否可以錄製一些影片,讓他能按照自己的時間學習。

老實說,當時我內心有些糾結。一方面,我非常欣賞這位創業媽媽的專業,另一方面,這份反饋也讓我懷疑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好。我還記得收到這封 email 的時候,正在和另一半散步,卻因為這些話心情被影響了一整天。

然而,正是這段反思,促使我們優化了整個諮詢流程,發展出了 「線上教學+一對一諮詢」的全新模式。這樣的改變讓我們的學員有更多彈性,他們可以隨時觀看課程,將諮詢時間留給最核心的討論。結果,這樣的模式不僅提升了服務品質,也讓我們的服務更具價值。

挫敗帶來【品牌定位速成班】的創新

我們很受歡迎的高價服務《品牌定位速成班》往往一推出就報名額滿,第八期招生卻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數。當時,我們第一次面臨這種情況,所以不只感到挫折,甚至開始懷疑這套服務是否還有市場價值。但我們馬上向受眾發出問卷調查,希望了解他們的需求。結果顯示,只是因為他們那時候更渴望學習其他的實用工具,而不是品牌定位的課程。

所以,我們迅速採取行動,根據他們給的回饋,開發了一套全新的課程,並在短短幾周內上架,最後成功帶來了數十萬台幣的營收。

這次經驗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挫折是創業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只要能調整心態,快速應變,就能找到新的出路。

無論是來自客戶的建議,還是市場的反饋,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重新審視的機會。它讓我們學會調適情緒、正視問題,並以更積極的心態尋找解決方案。這些挑戰不僅讓我們的品牌更強大,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所以,如果你也在創業路上感受到壓力,記得:挫折並不是終點,而是進步的跳板。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並將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放下才有空間,聚焦真正能帶來成長的核心

從招募挫折中學到的事

招募一向是創業中讓人頭痛的環節之一。我們剛開始的經歷就充滿挑戰。有一次,我們聘請了一位兼職員工,雖然他很努力,回報的工時很長,但效率卻偏低。這導致我們的專案進度被拖延,整體協作也不太順利。

後來,我們決定更換員工,才真正體會到「找到對的人」有多重要。換成合適的人選後,效率立即大幅提升,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這段經歷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招聘不僅是找到一個能完成工作的人,更是找到一個能和團隊無縫配合的人。

遠距工作中的溝通與協作挑戰

我們的團隊分布在美國和台灣,遠距工作的模式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伴隨著溝通上的挑戰。有一次我們和某位員工的工作風格和節奏落差比較大,來回溝通也不見起色,不但影響效率,也對彼此之間的合作造成了心理壓力。

最後,我們不得不面對艱難的決定,選擇跟不適合的合作夥伴分道揚鑣。雖然這個決定不容易,但我們也逐漸學會用理性的態度去面對這些關卡,以長遠的目標為重。

隨著時間,經過多次嘗試與調整,我們終於組成了一支理想的團隊。現在的團隊成員不僅具備專業能力,還非常積極,經常能捕捉到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並提出實用的優化建議。這種默契跟主動性,讓我們對每一個人的付出都充滿感激。

無論是招募的挫折,還是遠距工作的溝通問題,最終都成為了我們成長的寶貴經歷。

時間資源都有限,專注帶來高成效的業務

創業初期,我們同時經營婚禮策劃、商業活動設計、品牌形象設計,以及品牌行銷的一對一諮詢。這四項業務的重疊讓我們感到筋疲力竭。特別是在完成最後一場婚禮活動後,我和 Terrie 都癱坐在沙發上,看著彼此說:「我們不做婚禮活動了,也不再接活動設計的案子。」那一天,我們決定放下這些高耗時卻不符合長遠目標的業務,將焦點放在品牌形象設計和品牌行銷上。

這個轉折並不僅僅因為身體的疲憊,還有那次活動中棘手的客戶帶來的挑戰,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想要專注的領域。縮小服務範圍後,我們不僅找到了更多的專注,也讓事業的核心價值變得更明確。

聚焦核心目標受眾,提升轉換率與內容品質

兩年前,我們嘗試同時經營英文和中文的受眾。然而,文案的撰寫遠超過預期的工作量,因為不同語言的文化差異與表達方式,無法僅靠翻譯就完成,必須重新設計內容,確保能真正引起目標受眾的共鳴。

當時,我們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暫停服務英文受眾,專注於中文受眾。這個決定讓我們釋放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開始規劃長期以來一直想嘗試的 Podcast 和電子報內容。因為聚焦,我們的內容品質和互動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也為品牌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

避免瞎忙,專注高效能行動,打造10倍成效

去年第三季度,營收表現不如預期,讓我們進入一種「瞎忙」的狀態:每天追求效率,完成無數小任務,卻忽略了真正能帶來巨大成效的目標。我們堅持維持 Podcast 和社群的更新,但內心深知這種追逐短期成效的方式無法持續。

這段經歷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提醒:不要只追求 1.5 倍或 2 倍的成效,而是專注於能帶來 10 倍成效的行動。今年,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核心目標:學會有效地向他人尋求幫助,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最能發揮我強項的領域,真正聚焦於高效能的行動。

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瞭解 10 倍思維,前往閱讀《新年行動指南:4 大成功心態為你的事業打開新局!》。

小失敗推動創造力,讓品牌更上一層樓

提到「沒有白走的路」,人們常聯想到重大的挫折或失敗。然而,回顧我的創業旅程,我發現,許多小失敗同樣具備推動力,為我們指引方向,帶來寶貴的學習契機。

以廣告為例,2020 年之前,只要懂得基礎策略,廣告成效幾乎穩定可期。但在 2020 年之後,廣告表現急劇下滑,促使我們重新審視策略,強化創意能力,並提升對廣告策略的專業理解。從創新的文案到輪播貼文、短影音等素材,我們不斷測試與調整,讓這些小失敗成為成長的催化劑。

從社群互動下降到策略突破:如何利用數據優化內容

廣告之外,社群媒體經營也遭遇了類似的挑戰。去年秋天,我們注意到 IG 帳號互動率顯著下降,這一現象推動我們設定 60 天密集測試計劃,大量產出內容並進行有系統的數據分析。

透過這次「小失敗」,我們學會了從數據中洞察受眾需求,調整內容呈現方式,並嘗試多樣化的表達形式。我們甚至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內容策略,將單一主題多元化表達,提升觸及率與效率,而非每次從零開始構思。

無論是廣告成效不佳,還是社群互動的下降,每一次小失敗都成為推動進步的動力,也會把學到的經驗或新技巧跟《IG百分百必修課》的成員分享。

這些經驗讓我們變得更有創意、更專注於策略,並深刻理解數據在品牌經營中的重要性。如果你也正面臨小失敗,不妨將它們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這些挑戰,或許正是你未來成功的重要鋪墊。

提醒:你的「彎路」正鋪向未來的成功

今天,我們回顧了那些看似「白走的路」,從離職後的探索與挑戰,到創業路上的挫折與突破。我分享了幾次身心倦怠的深刻經驗,以及那些「小失敗」如何推動我們更有創意地解決問題,並帶來實質的成果。這些點滴的經歷,讓我更加確信,每一段路都有其價值,即使當下看似毫無意義,最終都可能成為助你前行的重要基石。

如果你也想重新審視自己的旅程,我鼓勵你從以下幾個問題開始:

  • 過去 30 天、3 個月或 1 年裡,你面臨了哪些挑戰?從中學到了什麼?

  • 回想求學、職涯或人生的不同階段,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時刻?是否曾在那些帶著負面情緒的經歷中找到過啟發或突破?

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好回顧那些曾經以為毫無用處的經歷。或許你會驚訝地發現,這些「彎路」其實正為你鋪設未來的道路,甚至已經打下了新的機會,只等著你去抓住與探索。

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值得被珍視,因為它們共同構成了你今天的樣子,也正悄悄引領你走向明天的成就。所以,不妨用心去看待這些點滴經歷,因為它們可能就是未來成功的起點。

我們過去也在卡關的時候,運用刪去法突破困境,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如何在迷惘時,讓你的職涯或創業之路更有方向感,歡迎參考我們的故事!

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KK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