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比較!擺脫「年末憂鬱」,找回正能量邁入新年 (ft. Amber人生不卡關)

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KKBOX

你是否每到年末就百感交集呢?也許是因為新年伴隨而來的不確定性,或者是與親朋好友的團聚,讓你不由自主地陷入比較的心態,好像有種自己「落後」的感覺?

最近透過自我覺察,我發現自己一直不斷地把注意力放在追求下一個目標上,這不只給我巨大的壓力,也伴隨很多負面情緒。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 Amber!她是一位專業的人生教練和創業職涯教練,專門幫助人們擺脫自我懷疑、克服瓶頸。我們邀請 Amber 上podcast,跟 Olea & Fig 的聽眾分享如何整理思緒,擺脫「年末憂鬱」和對於新開始的不安感,同時挪除「比較」的心態,用健康的心態邁向嶄新的一年!

在下文中,我們整理了這次訪談的豐富內容,請繼續閱讀Amber的深刻分析,你就會獲得滿滿的正能量!

 

Amber |人生不卡關

 

覺察自己「比較」的心態

照道理來說,準備踏入新的一年或新一季時應該是充滿期待的;但當我們在回顧過去一整年或那段時期,為什麼反而會有憂鬱或負面的感受呢?特別是忍不住和他人做「比較」,或是感嘆自己沒有好好利用過去的時間。總之,老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其實這很常見,尤其我們身處於社群的時代,很容易看到他人展現出得最好那一面,所以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比較的心態。

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幾個面向來看「比較」心態:

  1. 焦慮

  2. 羨慕

  3. 嫉妒

  4. 自卑

  5. 失落

  6. 失去動力

  7. 批判和批評

  8. 害怕退縮

  9. 想模仿別人

  10. 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

  11. 自我懷疑

  12. 自我厭惡

如果你希望擺脫上述這些負面情緒,首先要能夠在情緒一出來就馬上察覺到它們是被「比較心」觸發的。 

Amber 舉了他自身的例子。前陣子,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要不要開始做線上課程,感覺很多老師在教,大家都在做,也在想線上課程可能可以幫他賺很多錢。除了用課程把服務規模化以外,他也思考是否需要出書以便獲得被動收入,甚至財富自由,達成那個「好像很多人都在追求的夢想」。反覆思考過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是真的很想執行這些事,且這些也不是他現階段最擅長的事。

透過這個經驗,Amber 意識到自己原來也會想模仿別人或是追求流行,可能是因為害怕若不這麼做會跟不上市場,這種想法出自於比較心態。他現在不但發現自己內心其實並不渴望這麼做,因為這偏離他原本的初衷,而且假如真的去執行這些事,可能會讓他分心,難以專注在真正想追求的事物,也難以珍惜目前所擁有的資源。

透過自我覺察,你能更有意識地發現自己是否陷入不健康的比較心態。

看待「比較」的關鍵心態轉換

接納「比較」是自然的反應

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比較心。

其實,會想和他人比較是很健康、很自然的反應。舉例來說,小朋友看到別人有什麼玩具就會羨慕或嫉妒,而他們通常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小孩子就是大人的縮影,只是我們可能不會像他們那麼直接表達,偏向把這些情感藏在心裡。

挖掘「比較」背後的原因

每個人會不自覺地跟他人做比較,這是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渴望確保自己是夠好的、會被接納,夠安全且值得被愛。

當你陷入比較的情緒時,可能產生某種錯覺,誤以為只有當你變得跟某人一樣時,你才能獲得內心最終渴望的滿足,你才算是「足夠了」;因此,你才會一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像某個人。

然而,這並非事實。即使你變得跟比較的對象一樣,也無法保證你感到舒服、安全,甚至被愛。所以,你需要提醒自己,你一直都是「夠的」、安全的、值得被愛的。如果感覺必須成為某個模樣才能滿足,那應進一步探討你更深層的渴望,是不是透過追求什麼來彌補某方面的不足或匱乏。

把「比較」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你知道嗎?事實上,比較是有好處的——它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神秘原動力。假如我們沒有比較,我們可能會過於安逸,失去追求進步或進化的動機。所以,追求變得更好的比較心態確實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

如何停止比較

如果你不斷要求自己「停止」比較,反而沒用。因為這個方法屬於壓抑,而當你越是試圖壓抑,情緒可能變得更強,甚至讓情況變得更糟。舉例來說,如果我們不敢表現出嫉妒和比較的情感,反而可能因為缺乏自我表達導致憂鬱,甚至使人更加封閉。

看見你的「內在小孩」

Amber 鼓勵我們練習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可能感覺自己不如他人,或是他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就像剛剛用的譬喻,當你越是壓抑小孩的情緒或試圖強硬地控制他,他不但不會順你的意,反而會更加激動、生氣。相反地,試著去看見那個「內在小孩」,傾聽他真正的需求和渴望。透過自省自問,讓他安定下來。帶著同理心跟好奇心對待自己,像是撥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問自己一個又一個問題,透過你的答案反思,這個做法可以幫助你有更多的自我覺察。

人的情緒其實很真實,它們不會騙人,所以「比較」帶來的這些情緒和反應,如自卑、焦慮、嫉妒、羨慕⋯等,就像一把鑰匙引領我們往內心深處去,讓你有機會好好探究自己真正的心聲與渴望。

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因為比較心而升起的情緒視為機會,它讓我們看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或擔憂。也許在摸透以後,我們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想要當初追求的東西,進而感到自在和安心,也能再度回歸到你真正想要,以及對你重要的事物上。

回到 Amber 剛剛提及的線上課程經驗,他發現自己在與同行業者比較後,開始自問羨慕對方發行線上課程的理由,很可能是被動收入與影響力。他接著問自己,現在是否已經擁有被動收入?雖然答案是沒有,但他當下已有一對一諮詢的業務收入,於是他進一步反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被動收入」?對於影響力,他發現自己透過經營IG社群跟podcast節目已發揮影響力,而一對一諮詢也能為人提供有質量的影響力。他更深入地問自己,比較對象所擁有的東西是否真的適合他?他願不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來換取這些?他才發現線上課程並不是他喜歡的學習模式,而這可能正是他先前抗拒製作線上課程的原因!萬一目標真的是做線上課程,與其花時間策劃一系列的影片,他自認更適合直播教學,而且還可以把直播內容錄下來,之後再轉換成不同的呈現方式。

這一連串的提問能讓你挖掘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並以此為中心延伸出最適合你達標的方式。在探索的過程中,你可能也會發現自己的心態已經從「我好羨慕他」 轉換成「 我的目標原來是這個,那我接下來可以怎麼做來達到這個目標」。

你注意到了嗎?到達這個階段時,我們已經不再跟他人比較。最後,你還可以再追問一題:你能不能從比較對象的身上學到什麼?甚至與他交流,向他請教如何實現你想完成的目標?總之,把他視為學習對象,而不是競爭對手。 

 

Amber |人生不卡關

 

如何維持動力和盼望,設立新年目標

如果有工作和人生中想完成的事,設立目標絕對是必要的。但在追求和實現新年目標以及其他想完成的事情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動力,同時避免過多的壓力或讓自己感覺不足呢?

錯誤使用目標的方式

首先要認清,目標本身是中性的工具,也是我們創造的想法。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會認為目標是痛苦的來源,事實上那是因為我們使用工具的方式有誤。舉例來說,我們的目標就像一把鐵鎚,照理來說,我們要拿它來打造成果,但我們卻拿它來傷害自己,錯怪自己為何還沒達成,造成一連串嚴苛的自我對話。

設訂更易掌控的目標

另外,想要目標有效,你得意識到訂出目標時,內心的感受是什麼?例如,如果你想在明年賺到一百萬,當你思考這個一百萬時,內心有什麼感覺呢?你可能會想「好遙不可及」或「我現在賺的錢太少」。如果這目標讓你有這樣的感覺,你需要思考如何把這個自我毆打的錘子轉變成一個實用的工具。

Amber 說,有許多種技巧可以協助我們改變思維。對某些人來說,把目標拆分成更實際的小任務或一個個的步驟可能很有效。對某些人來說,量化可能更有效。如果金錢對你會造成壓力,那也許可以轉換成每個月想獲得的客戶數量,或者擴大品牌的宣傳範圍。

允許自己調整目標

我們可以掌控目標的,你並不一定要一直保留同樣的目標。如果到了年中,你想調整年初設定的目標,完全是可以的,千萬別限制自己一定要朝同個目標前進,這會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在我們的掌控當中,你可以設立目標並採取行動,同時,也會有很多因為你採取行動而來的契機。除了針對目標做大幅度的改變,你也能用漸進的方式修改,慢慢去摸索。

朝著目標前進,同時迎接過程中的驚喜

就算我們沒有達成或偏離原本的目標,並不代表我們失敗了。

Amber 分享了英文諺語 “Aim for the moon. If you miss, you may hit a star.” (W. Clement Stone),中文意思是「瞄準月亮,就算失手了,你還是能射中星星。」

如果用這個精神來看剛剛舉的例,100萬收入目標就是月亮,當你努力地朝目標前進,就算沒有達標,你可能也有80或90萬收入,這些就是你射到的星星。如果,你當初沒有朝著月亮發射,也就是沒採取行動往目標前進的話,你就會發現自己還停留在原地,什麼都沒完成,連星星都沒碰到。

Amber 認為生命和宇宙其實準備了很多的驚喜,等待我們去挖掘、發現;這些生命中藏的彩蛋,等你把它們打開時的驚喜是會是超乎想像的。

成功的定義

在回顧你努力往設定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不論是學到的寶貴課題、心態的轉變,還有那些關鍵的價值觀,都屬於成功的一部分;絕對不是只有達到預設的目標才算成功。

如何避免社群帶來的比較心態

社群往往是造成人們產生負面比較心態的來源。在瀏覽社群時,我們會很不自覺地和他人比較,這其實非常累人。

最後,Amber 也和我們分享一個能有效緩解因社群產生負面情緒的方法:直接把眼睛移開螢幕。只要視線一移開,大腦在那一瞬間會立即感到輕鬆許多。他也說自己因此「拿回」很多資源,包括他的注意力、自由、大腦思考的空間,還有休息和放鬆的時刻,感覺賺到了!你下次不妨也試試看。

社群常讓我們有錯失恐懼症(FOMO或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因為害怕錯過而產生恐慌和焦慮。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Four Thousand Weeks: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這本書後,Amber 體認到,我們應該要去感受「錯過的喜悅」和「因為錯過而獲得的快樂」,那種因真正臨在,享受活在當下才有的感動。


希望你和我們一樣,從Amber 豐富的訪談中得到了啟發,希望這集的內容也帶給你心態上的轉變和很多新想法。 如果你對 Amber 的教練服務有興趣,歡迎你去看看他的IG帳號,或是收聽他的 Podcast節目《人生不卡關》,獲得更多引導和實用資源,幫助你理出頭緒,找回內心平靜與專注力,更自信地找出人生和事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