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下):小品牌這樣突圍,快速精準打中利基市場,讓對的人上門

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KKBOX

很多創業者在品牌經營初期,明明已經清楚知道自己的差異化,也能自信地說出「我是誰」、「我有哪些個人優勢」,卻遲遲感受不到市場的回應。

你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疑問:

「我已經說清楚我的品牌亮點了,為什麼市場還是沒反應?」

「我的專長和經歷這麼獨特,為什麼好像沒人在乎?」

事實上,市場機會的本質,不在於你有多厲害,而在於:「誰」會因此而選擇你?

輔導過這麼多品牌創業者,我想告訴你,很多時候問題不在你的品牌或產品不夠好,而是——你還沒被「需要你的人」看見。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品牌的獨特定位,建議你先閱讀前一篇文章:【品牌定位課 (上) 破解品牌差異化的公式:10%優勢思維+4大關鍵元素,竟都和「你」有關】,看完再回來讀這一篇,會更有收穫。

 

styled by us for Chairs + Cups | photo by Comeplum

 

一、找到屬於你的市場機會:品牌成功的第一步

很多人會希望自己的品牌盡可能地被所有人喜歡,跟每一位潛在顧客成交。這聽起來很理想,似乎沒什麼問題,但經營品牌想抓住所有人,反而容易失去焦點。

其實,只要稍微理性一點思考就會知道,就連我們自己也無法符合所有人的期待,被每個人喜歡。不是嗎?

所以,真正有效的品牌策略,是把資源投注在真正需要你、也準備好為你的價值買單的人身上。

髮型造型師實例:越聚焦的品牌,越有力量

用一位我認識,經營很成功的美髮設計師作例子。他並沒有像大部分的同業一樣,教學員染燙技巧、髮型設計等這類課程,而是專注在傳授如何訓練助理、建立團隊,以及打造真正能賺錢的髮廊。

我曾問他,為什麼會選擇教人如何經營髮廊,而不是教染髮、剪髮。他笑笑地說:「老實說,染燙技巧本來就不是我最擅長的,也不是我最有熱情的事。我真正熱愛的,是把一間店經營起來,是團隊協作、SOP 架構、營運效率……這才是我覺得好玩的地方。」

這個定位非常清楚。他選擇的是自己擅長又熱愛的事,而不是大家都在做、也能做的事。

他知道,自己特別擅長「經營管理」這一塊,剛好避開傳授技術層面的大多數競爭者。同時,他鎖定的受眾,相較於需要學技術,剛好是一群更進階、更有獲利迫切需求的設計師。這樣的策略選擇,反而讓他更有亮點,同時更容易吸引到真正需要他的受眾。

所以說,你的品牌定位不需要涵蓋所有領域,更不需要模仿別人在做的事情。重點是:你能為這個市場帶來什麼獨特的價值?

這就是聚焦的力量。當你找到那群看得見你價值的人,你不需要大聲吶喊,也能被找到。

二、切出你的品牌利基市場,用經驗創造差異化

利基市場 = 你的觀點 × 具體需求

如果你已經掌握自己的個人優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superpower”,也開始理解什麼樣的價值是你能提供的,下一步,就是要找到對應這個價值的「小眾市場」。

簡單來說,利基市場 = 你的觀點 + 目標受眾的具體需求。

這裡的關鍵,不只是市場有沒有需求,而是你能不能用「你自己最熟悉的經驗與視角」,去回應這個需求?這樣,你才能設計出具有差異化、又真正對應到市場空缺的產品或服務。

而切出品牌的利基市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從自身經歷出發。

案例解析:營養師如何從親身經驗創造市場價值

我認識一位營養師,他並不是那種「幫所有人減重」的營養顧問。他的定位非常明確:透過營養方案,專門幫助有甲狀腺與荷爾蒙問題的女性,調整身體機能。

這個定位也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來自於親身經歷。他過去曾因甲狀腺出問題而苦惱,嘗試過市面上大多數主流減重方法,卻幾乎都無效。正是因為他親自走過這段歷程,才發現問題的根本不只是飲食控制,而是身體的內分泌失衡。

他後來投入研究荷爾蒙營養學,並設計出調整型生酮飲食(hormone-friendly keto),專門幫助同樣狀況的女性改善代謝、提升能量,甚至逆轉甲狀腺低下所造成的體重困擾。

這樣的品牌定位,讓他不再只是「某位營養師」,而是「甲狀腺與女性荷爾蒙調理的營養專家」。他在市場中打出的,是一個更具針對性、專業性與同理心的角色,也因此能更快吸引到真正有需求的那群人。

這個例子再次提醒我們:

  1. 你的利基市場,其實就藏在你最熟悉的經驗、觀察與發現之中。

  2. 最好的市場切入點,不一定是大眾市場,而是那個還沒有被好好滿足的小問題。

從小眾開始,不但能更快建立優勢,也更容易形成你的口碑與品牌聲量。

三、從內在動機下手,打造令人信任的品牌故事

情感驅動才是消費者願意掏錢的關鍵

市場不缺產品,也不缺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能讓人記住、產生信任並願意掏錢的,是能打動他們「心」的品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求(問題),而要進一步去理解受眾的內在動機與情感渴望。

品牌不只是提供解方,更是在傳遞一種身分認同、一種價值主張。你能說出對方的心聲,對方才會覺得你「懂他」,也才會把你的品牌列入選擇清單裡。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精品品牌(像是名牌包、手錶、香水)並不只是銷售產品本身,而是在賣一種象徵,某種生活方式。人們願意為這些產品支付很高的費用,並不是因為它們功能有多強,而是因為它們背後代表的身分、品味、地位——也就是驅動購買的核心情感引擎。

案例:美國獎學金顧問從「身份渴望」出發的品牌定位法 

我認識一位專門幫助美國家長申請大學獎學金的教練。他開設的並不只是資訊課程,而是一個「讓孩子有機會改寫命運」的品牌。

美國大學學費高昂,很多家庭都背負沉重的學貸壓力。這位教練透過深入的市場調查發現:他的主要受眾,多半是第一代上大學的家庭。對這些家長來說,孩子能成功進入大學、不背負債務,是一種希望的象徵,是家庭階級翻轉的關鍵。

所以,他並不只是教技法,而是用每一個內容、故事與行銷文字,去說明:「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未來打拼。」

這樣的品牌語言,觸及的不是理性層面的選擇,而是情感層面的信任與認同。

你可以思考看看:

  • 你的目標受眾,他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 他們最在乎的,是成果?安全感?被理解?還是未來的可能性?

當你能摸清他們的深層動機,你的產品不只是「解決一個問題」,而是為他們的人生畫出一種新的可能。

這時候,他們會因為相信你,而選擇你;甚至不再斤斤計較價格,而是願意主動靠近。

四、用「對話市調法」挖出受眾真正的痛點與渴望

最有效的市調方式:問對三個關鍵問題

很多人以為市場調查一定要用表單、問卷或大量數據,但其實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你的受眾聊天。

這是我們自己最常用的方式——直接約 5 個符合你目標受眾特徵的人,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喝杯咖啡、錄下聊天內容,你就能蒐集到比任何問卷都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你可以問這三個問題:

  1. 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或挑戰是什麼?(痛點)

  2. 你最渴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或成果?(渴望)

  3. 如果我提供的這個產品/服務是為了解決你這個問題,你覺得會有幫助嗎?你會願意付費嗎?還有什麼讓你遲疑?(可行性與缺口)

留白技巧:讓對方說出他們沒寫在問卷裡的真心話

看起來很簡單,對嗎?但關鍵不只是問這些問題,而是問完之後的「留白」。

在對話中,請你練習不急著填空、不急著反應,讓對方停頓、思考,有時候一個五秒到八秒的空白,對方反而會補出更真實、更深層的答案。

這些空白中,藏著的往往不是你預期的回答,而是他們真正的需求、動機、語言與情緒用詞——這些都是日後你在行銷文案中可以直接套用的黃金資訊。

實例解析:從創意老師到甜甜圈店,確認需求才有定位差異化

你可能已經開始思考:「這樣的做法真的適合各行各業嗎?」

直接舉例,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了:有位創意者,他曾經是國小美術老師。在他停止教課後,轉型提供一個會員制的資源庫,專門定期提供小學老師創意繪畫的教案。

他富有創意且熱衷於教育,透過蒐集、整理、研發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創作點子,讓這些忙碌的老師們能更輕鬆地備課,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

這種服務,來自他過去身為老師時發現的痛點:「老師想教創意,卻沒時間準備。」這就是對需求的深刻理解,也是從市場對話中發展出來的產品。

當然,不只知識型創業者,這種差異化思維也適用於實體店面。

我們應該都會同意,滿街隨處都找得到麵包和甜點店,應該不缺多那麼一家吧?但是麵包店有分專賣精緻酸種麵包、主打有機食材,和只賣無麩質麵包⋯等,這些我家附近都很少見。甜點店也會分美式、日式、法式和韓式,它們都會吸引不同的目標受眾。

像我住的社區附近,就開了好幾家甜甜圈店,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每一間甜甜圈店都有自己獨特的定位:

有店家主打「像蛋糕一樣的柔軟甜甜圈」,非常適合生日慶祝;

另一家走的是「發酵現炸、Q彈紮實」路線,主打早餐與通勤族;

最近甚至開了一家「vegan 全植物甜甜圈專門店」,提供多種無蛋奶口味,深受特殊飲食需求者喜愛。

沒錯,它們都因為有清楚對應某群特定受眾的具體需求,而受到歡迎

這些成功的定位策略背後,並不是猜出來的,而是來自觀察與對話,真實地走進市場裡傾聽消費者的困擾。

從「對的人」開始,找到屬於你的市場機會

找到專屬你的市場機會,關鍵不在你能做多少事,而在「誰真正需要你」?誰會因為你的存在,而感到被理解、被幫助?

當你願意聚焦在對的目標受眾身上,不再試圖吸引所有人,你會發現:你的品牌訊息更清晰、行銷更有力量,而那些「對的人」也會更容易找到你。

你不需要成為市場上擁有最大聲量的品牌,而是成為某一群人心中最值得信任的首選。

還記得我們提到的市調技巧嗎?其實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寫問卷,而是開口對話。

問對三個問題、給對方一點沉默的空間,你就能聽見那些藏在心裡的真實需求、情感語言與渴望動機。

現在,輪到你行動了:

  • 寫下你身邊 5 位「真正符合你目標受眾特質」的人

  • 約出其中一位,安排一場訪談或咖啡聊天

  • 問出那三個關鍵問題(痛點、渴望、為什麼會選擇你)並記得錄音

這樣的對話,會讓你的品牌策略與行銷內容,更加真誠、精準、有溫度。

不需要等到「準備好」才開始——這週,就是最好的開始時機。

當你完成這篇提到的練習後,歡迎私訊我們,分享你目前找到的目標受眾痛點,或你正在探索的市場切入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幫你進一步發展品牌,找到你真正屬於的利基市場!

【延伸閱讀】如果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你應該也會喜歡跟市場定位相關的文章:

選你愛的PODCAST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KKBOX